《朱子全书》(23),页3123。
现代化似乎是在与传统毫无相干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对传统的彻底否定之上进行的。实用主义者认为本质主义定义法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宗教这个现象看成了单一命题的类别,它要求某一个类别下的所有成员必须拥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特征。
这样一来,小乘佛教不但可以被界定为宗教从而给予比较研究的合法性,而宗教这个概念本身也不会失去其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的实用性。本文在下面对这个问题还会专门论及。2)把世界划分为神圣和世俗两部份,且神圣部份占据中心位置。陈勇: 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现代中国意义的失落来源于传统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解体,而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过去是由具有整全性特征的儒家体系来维持的。
陈明指出儒家宗教性的应然性讨论更值得关注,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而且我认为把儒家定义为宗教在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的语境下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解体的过程看作是其从传统的政治、经济、科学、法律、文学艺术等领域全方位撤退,并逐渐被纯化和浓缩的过程,而且有朝一日这种被改造后的儒家可能会被重新安排到某一具体的社会领域。依《礼记》,哀,可发于容体、发于声音、发于语言、发于饮食、发于居处、发于衣服。
儒教士在就职时须举行就职仪式,儒教士必须宣誓,忠于昊天上帝,忠于圣王孔子,忠于教主。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复兴民族文化,重建民族信仰,必须实行教籍制度。是天道天理得以落实为世间法的基础。所在教区圣徒均应参加每周星期日的告拜礼。
社会腐败可化而治之,和谐社会的建构事半而功倍。祠庙的重新规范、设计和建造,是儒教重建的一个重要工作。
如是,则民族文化根脉可续,民族精神生命生机勃发。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教籍制度的实施也是很有必要的。圣师为最高等级,大师次之,上师又次之。儒教的入教礼程序为:告天-----告圣-----告祖-----拜师,共四仪。
在暂无条件进行集体祭天的情况下,圣徒个人也可以行祭天礼。两种文明类型,其价值诉求与性格特征相去甚远。既能别异,又能一礼对众人。教主衍圣公,以其神圣的血统成为儒教的最高象征,但教主衍圣公不拥有实际教权。
凡我天子圣徒均须铭记于心,谨遵恪守。国家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及民间团体,对这一涉及民族复兴大业的创举都应给予大力扶助和支持。
各地儒教会应于所在教区儒庙举行祭天大典,教区圣徒均应参与祭天。停灵,依儒教丧礼,人死须停灵三日。
对于祭品、服饰、祭具、场所、程序、祭乐以及祭祀职责分配都须有详细的规定。这不是先圣先贤不知道教会组织的作用和意义,而是在治教一体的国教制度背景下,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教会组织。国教的存在与信仰自由并不矛盾。一来候死者复生,二来尽最后相伴之情。②祭祀礼 祭祀礼是教会所组织的祭祀活动中所行的礼仪。弘道师必须具有儒教道德与人格的担当能力,弘道师是现实社会中儒教理想人格的代表,从弘道师的身上人们就能感受到儒教道德人格的风范与魅力。
民族宗教改革及民族信仰体系的重建大业,不是少部分人的事,而应该是民族全体成员共同的事业。国教在世俗政治体制之外另行建构教会组织及教团体制,在世俗政治秩序的架构内建立教化秩序。
《礼记》曰: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13] 南海先生曰:孔子定礼,祭止天、祖,其他皆为淫祀。[37] 昊天上帝并不亲自对每一个人直接行天罚,而是通过其在人世间的使者及代理人来具体执行。
有奉天主教为国教者,有奉东正教为国教者,有奉基督新教为国教者,有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者,有奉佛教为国教者。儒教的时中智慧与往圣先贤因时改制,与时偕行的担当精神和气魄,是儒教数千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根据对儒教神灵系统的重新整合取舍,按照祭天、祭圣、祭祖的现代三祭祀典原则,儒教的现代祠庙也应该进行重新规范和设计。祭天大典礼仪沿袭传统禋祀礼,具体仪程由教会组织专人因时制订。儒教庙宇、书院、词堂遍布各地,乡乡有儒庙,村村有祠堂,家家设牌位。故此,儒教严明夷夏之辩,不主张以夷变夏,坚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本。
[33]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不能继后延嗣是为不孝。
如此,天道天理才能够得到弘扬。由于宗教改革的缺失,传统伦理资源未能因时转化,社会的价值基础与形上根基未能得以重新建立,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确立,庸俗实用主义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
要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团体实施,全民参与,共立国教的大好局面。欲重建民族宗教,复兴民族文化,重塑中国精神,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恭迎衍圣公回驾圣城曲阜,重立衍圣公为民族宗教的教主。
传统儒教中国,书院遍布各地。而儒教之师,则不仅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传道,传儒教的天道人道,即古圣王之道。教化是宗教特有的社会功能,教化是由特定的宗教来承担的。参与人员为死者孝子、亲戚、朋友。
[6] 《书经》云:礼烦则乱,事神则难,[7] 《易经》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以董子为代表的汉代儒者,也是损益前制,与时偕行,建立了合于时中的汉代礼法制度,其制度框架沿袭两千年。
政教分离是西方近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现象,作为启蒙运动的产物和理性主义政治观,政教分离并不能作评判社会政治制度优劣的惟一标准,也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国家进步与否的依据。男女双方共同在天帝殿向昊天上帝行告天礼(按告拜礼程序进行),并随弘道师或教士宣读告词。
文章来源:原载《儒教重建——主张与回应》,任重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进入专题: 儒学 。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均着传统汉服,不得着西服或西式婚纱。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